大型科技馆设计3大秘诀!展厅动线+互动升级,客流暴涨 40%
大型科技馆作为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的核心阵地,正经历从 “参观人次竞赛” 到 “认知效率提升” 的深刻变革。2025 年暑期数据显示,中国科技馆累计接待观众超 150 万人次,辽宁省科技馆单日最高客流突破 4 万人次,广西 17 家科技馆游客量首破百万,“科技馆热
大型科技馆作为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的核心阵地,正经历从 “参观人次竞赛” 到 “认知效率提升” 的深刻变革。2025 年暑期数据显示,中国科技馆累计接待观众超 150 万人次,辽宁省科技馆单日最高客流突破 4 万人次,广西 17 家科技馆游客量首破百万,“科技馆热
学校科技馆作为校内非正式教育的核心阵地,其设计逻辑正从 “仪器展示 + 文字注解” 的传统模式,向 “课程衔接 + 探究体验” 的认知建构场景深度演进。传统场馆因脱离教材体系、互动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平均停留时间不足 15 分钟,核心知识点掌握率低于 20%。而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设立“全国科普月”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全面营造科学理性、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9月27日下午,曲靖市科技馆在一楼大厅举办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突显“尚德守法,共享食安”的主题。
9月25日至26日,全省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同上一堂科学课”主题科普活动暨中小学校长科学教育素养提升活动在威海市举行。来自山东各地的150余名科普工作者、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深度交流研讨与沉浸式科普体验,共同探讨科学教育创新发展新
9月13日晚,由威海市科技馆举办的“宇宙奇妙之夜探险”活动顺利举办。作为全国科普月期间威海市科普教育的特色实践活动之一,本次活动以“宇宙探险”为核心主题,吸引300组亲子家庭沉浸式参与,用趣味互动打破传统科普边界,让科学知识在夜晚的探索中变得生动可触,不仅为亲
该书由省科技馆与山西教育出版社等联合策划出版,以小学科学课程为创作蓝本,通过生动故事、多彩图片与生活实例,将科学视野延伸至前沿领域与实际应用。其核心目标在于融合优质科普内容与多元传播形式,让课本上的科学知识“活”起来,激发大众探索热情,为科普事业注入新活力。
9月26日,重庆科技馆“好奇Lights on 探索不打烊”科技馆之夜特色科普活动举行。集沉浸式体验、互动挑战与主题探索于一体的科普活动,将“知识殿堂”升级为“夜间科学探索乐园”,现场吸引近1500人参与,全程人气爆棚。同时,活动全程进行图片直播,线上浏览量约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6日讯9月26日,滨州市科技馆发布消息,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现将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开闭馆时间及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2025年9月,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科普月在各地拉开序幕。漳州科技馆精心打造“科普惠民”、“科普讲坛“、“科学生活”、“科学课程”、”科技人才“、“科技竞赛”等不同主题科普模块,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馆内馆外资源联动,着力打造多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热情,提升其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9月25日,宜宾市科技馆“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巡展暨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宜宾市长宁县梅白镇义务教育学校,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盛宴。
9月全国科普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教务处(实验教学中心)组织20余名师生组成科技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安徽省科技馆科普活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科普服务惠及于民。
金秋九月,捷报频传!安达创展凭借在科普展教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卓越的综合实力,中标海南科技馆运营管理服务项目。此次中标,是海南科技馆对安达创展在科普服务领域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双方携手共创海南科学文化新标杆的重要开端。
低碳科技馆作为 “双碳” 科普核心载体,其设计逻辑正从 “设备展示 + 数据罗列” 的传统模式,向 “场景体验 + 行为引导” 的认知建构深度演进。传统陈列因脱离生活场景,导致公众对 “碳足迹核算”“新能源原理” 的认知率不足 20%。数据显示,采用 “叙事化
农业科技馆作为农耕文明传播与农业科技普及的核心载体,其设计逻辑正从 “静态农具 + 文字说明” 的传统模式,向 “动态场景 + 沉浸体验” 的认知建构深度演进。传统陈列因缺乏互动性与场景感,难以满足公众对农业科技的深度探究需求。数据显示,采用 “叙事化场景 +
为扎实推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滨海科技馆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响应“惠民生”科普服务号召,9 月 24 日,滨海科技馆携手塘沽街道走进新港第四小学,启动“科学嘉年华 ——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
2025年9月19日,全国科普月期间,沉浸式奇幻科学剧《南极磷虾求生记》在中国科技馆“广场大舞台”活动上惊艳亮相。
航空科技馆作为航空文化传播与科学普及的核心载体,其设计逻辑正从 “静态器物展示” 向 “动态认知建构” 深度演进。传统 “飞机模型 + 文字说明” 的陈列模式,已难以满足公众对航空知识深度探究与沉浸式体验的需求。数据显示,采用 “叙事化场景 + 互动体验” 设
9月25日,渭南市科协携市科技馆及华州区科协在华州区城关中学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学秀。科普辅导员们通过一系列互动实验,将抽象的物理化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体验。
“核铸强国梦,精神永传承”。本次直播将走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之中国核工业科技馆。节目邀请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秀艳,由她带网友 “云” 游展馆,回溯我国核工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壮阔征程,讲述钱三强、王淦昌等科学家以身许国、默默奉献的动人故事,解读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与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打造的沉浸式舞台剧《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于9月16日至25日在中国科技馆206新空间上演。该剧以戏剧艺术赋能科技场馆,将科技的严谨性与艺术的感染力融合,使抽象的科学精神转化为具象的舞台语言,不仅为